世界要闻:北京密云法院:写好司法为民文章后半篇

2023-06-16 10:07:30     来源 : 人民法院报

案件判决之后,胜诉权益如何兑现,受损关系如何修复,群众感受如何提升,是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一直思考的问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近年来,密云区法院发挥能动司法作用,将案后工作延伸到督促履行,进一步助推社会治理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判后修复 兑现胜诉环境权益

“多亏了法院,地里的土终于换了,困扰我多年的土壤污染问题总算彻底解决了。”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村民李某说。

某公司因不当排污,导致村民李某承包地被污染6处约1000平方米,相应地块上的树苗枯死、农作物减产。李某与公司协商未果,只好起诉。密云区法院经依法审理,对双方达成的树木及农作物等损失数额1万元予以确认,并判令该公司在次年春耕前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,恢复至未受损土地水平,若未按期履行修复责任,李某自行修复及检测费用凭票据由该公司承担。

判决生效后,密云区法院主动联系该公司,督促其及时启动土壤修复工作,并指导其聘请专门从事生态修复的公司具体实施土壤修复工作。很快,一家生态技术公司进场,首先对净土、污染土进行区分,而后从当地购买新鲜种植土与受污染土壤进行替换,并在新换土壤上覆盖生物有机肥,用翻土机进行深度搅拌,最后对土地进行平整。后经检测,修复的土壤符合耕种要求,案件得到圆满解决。

近年来,密云区法院主动服务区域绿色发展,构建“1+4”法治保水模式,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保水的工作意见》,建立环资案件专业审判、跨领域跨区域司法协作、镇村联合治理和常态化沟通研讨4项机制,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司法屏障。2021年以来,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621件,诉前化解水库退养、移民补贴等纠纷500余起。

绿色执行 积极推动社会治理

一位居民在业主群里兴奋地说:“这条河堤封了好多年,现在终于可以通行了,以后再也不用绕远路了,法院的同志们为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不便,给他们点赞!”

某公司自2000年起从某单位租用白河西大桥至中加桥段西侧343米河堤,在租用过程中将附近道路一并封堵,导致附近群众出行不便。某单位向法院起诉,要求解除协议并立即退还343米河堤。该案经一审、二审,法院依法予以支持。但此后某公司却未履行腾退义务,某单位申请执行。

某公司因对判决内容和腾退范围存疑,不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。密云区法院耐心释法明理,引导其正确理解法院裁判,并针对分歧问题,协调规自部门调取河堤界点的GPS定位坐标,确定合理的腾退范围。最终,被执行人同意主动腾退。

在腾退过程中,为保持原有绿化环境,法院建议对腾退土地内40余棵柳树和多片草地予以保留,并在清除垃圾后,做好地面平整工作。

为点亮“生态密云”提供法治保障,密云区法院紧紧围绕保水保生态工作大局,充分发挥司法职能,严惩盗采盗伐、非法捕捞、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,通过不断优化理念、职能、效果和联动方式,建立绿色执行工作机制,推出多项举措积极构建服务保障辖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司法框架。2021年以来,密云区法院依托绿色执行工作模式执结案件249件,执行到位罚金、追缴违法所得、行政罚款、财产损害赔偿款、生态损害赔偿金等共计525万元,拆除违法建设86000平方米,腾退林地田地53000平方米,补植复绿4000余平方米。

心理辅导 助力纠纷彻底化解

“真的是太感谢咱们法院了!现在儿媳妇对我们很亲切,这要搁在以前,我们想都不敢想!”一起隔代探望执行案件的申请人老丁说。

2018年2月,老丁的儿子因病去世,一家人悲痛万分,笼罩在失去挚爱亲情的阴霾中。因各种家庭矛盾,儿媳一气之下带走了小孙子,与老丁夫妇断绝了往来。为了见到唯一的小孙子,老丁夫妇一纸诉状将儿媳告到了法院。在法院的主持下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但因儿媳拒绝按照调解协议隔代探望,老丁夫妇只能申请强制执行。

执行法官了解案情后发现,双方在长年累月的家庭生活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矛盾,彼此心怀怨怼。为帮助一家人彻底打开心结,密云区法院“密之语”心理工作室先后为这个家庭开展了四次心理辅导,对整个家庭团体诊疗一次,为孩子开展心理干预一次。曾经尖锐的矛盾被慢慢化解,一家人又和好如初。

为彰显司法人文关怀,促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,密云区法院将心理辅导引入案件处理过程中,成立“密之语”心理工作室,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、心理压力疏解、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。将同心圆心理服务中心240余名心理指导师纳入资源库,根据不同案件需要匹配具有相应知识背景的人员,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。工作室成立以来,开展心理干预42案96人次,挽救破裂家庭51个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最新资讯

X 关闭